以太坊解鎖潮創 38 億美元新高:關鍵驅因與市場影響

以太坊網路正經歷解鎖排隊量創紀錄的高峰,截至 2025 年 8 月中旬,超過 87 萬枚 ETH(價值逾 38 億美元)等待提領。這波高峰是自 2024 年 1 月 Celsius 提領事件以來的新高,引發市場對動態的關注,雖然可能顯示更廣泛的市場成熟化,用戶在 DeFi 演進中追求效率。引發這「解鎖潮」的關鍵因素包括:

1. DeFi 平台借貸利率暴漲:7 月中旬,Aave 等平台 ETH 借貸利率從 2-3% 急升至 10%,使熱門槓桿質押策略(如使用 LST 或 LRT 代幣的循環質押)失去吸引力。當借貸成本高於質押收益(7 月底出現 -2.25% 負利差)時,用戶選擇退出還款,加劇排隊。例如 HTX 交易所錢包自 6 月起從 Aave 提領逾 16.7 萬 ETH,對供應造成衝擊。高利率或反映流動性緊縮或牛市後風險規避,促使用戶尋求更有效率的策略。

2. LST 與 LRT 價格脫鉤:隨著槓桿拆解,stETH 等代幣交易價低於 ETH 實際價值,因解鎖排隊導致流動性緊俏。這創造套利機會,用戶低價買入代幣後等待完整 ETH 提領,進一步推升解鎖。主要平台如 Lido(28.5 萬 ETH)、EtherFi(13.4 萬 ETH)與 Coinbase(11.3 萬 ETH)主導退出,EtherFi 單一平台累積約 2 萬 ETH 申請。

3. ETH 價格翻倍後獲利了結:自 2024 年 4 月起,ETH 上漲逾 160%,最高達 4,878 美元。驗證者選擇此時解鎖落袋為安,排隊量從 8 月 16 日的 85.5 萬 ETH(37 億美元)增至 87.7 萬 ETH(38.8 億美元),顯示獲利情緒高漲。此類獲利了結在 ETH 等波動資產中合理,可避免泡沫並重分配財富,維持市場健康。

4. 機構策略調整:部分解鎖非為賣出,而是資金重新配置,如轉至更高收益 DeFi、換驗證商或優化節點。機構長期看好,7 月起 23 家機構累計買入逾 68.1 萬 ETH(25.7 億美元),包括 SharpLink Gaming 與 Bitmine Technologies 等公司。這些調整顯示對以太坊升級(如未來擴容)的信心。

5. 為 ETH 質押 ETF 預備:投資人預期 SEC 最快 10 月核准質押 ETF,促使提前解鎖轉向更合規產品,吸引機構與散戶透過傳統管道投資。此預期反映監管進展連結加密與傳統金融,可能擴大 ETH 投資者基礎。

6. 網路設計限制:以太坊 PoS 機制每 epoch(約 6.4 分鐘)僅允 8-10 位驗證者退出,需求暴增導致排隊延長。目前等待時間達 15 天,為今年新高,僅次於 2024 年 Celsius 事件的 6 天排隊。

儘管有拋壓疑慮,市場流動性仍強:質押流入超解鎖(6 月起每日逾 45 萬 ETH),流通 ETH 約 29.5%(3530-3570 萬枚)質押中。ETF 資金淨流入 7 月達 1.6 億美元,每日高達 4-10 億美元,雖 8 月 5 日有 5 億美元流出。ETH 現價約 4,500 美元,較 2025 高點跌 7%,關鍵支撐 4,200 美元;失守恐測 3,900-4,100,但持續流入可推至 5,000-5,200。延長排隊恐放大波動若引發恐慌賣壓,但強勁質押需求顯示網路健康,長期可穩價。總體而言,這非熊市訊號,而是過渡階段,ETH 基本面(如企業持有量增 8 倍至 96.6 萬枚)支撐韌性。